78岁退伍老兵赵金玉22载责任服务路 “老兵灯泡”亮万家 “全能老赵”受欢迎
来源:bob全站网页 发布时间:2025-02-12 13:36:43
“老赵是咱们社区的名人,大伙或许不知道居委会工作人员,但很少有人不知道老赵。”在红桥区龙禧园第二社区,78岁的赵金玉是居民们都知道的“全能老赵”。
退休后,闲不住的赵金玉成为一名自愿者。22年来,赵金玉一向用自己的修理技术和电脑技术,责任为社区居民服务。他修过的电灯数以千计,修正的老相片更是不可胜数。而这反面,是一段段温暖人心的故事。
初冬雨天,赵金玉背起自己的修理东西包,冒着雨又出门为居民修灯了。龙禧园第二社区建成于21世纪初,现在是一个准物业小区,小区楼道灯泡等公共设施坏了,修理是个麻烦事。
“我退休比较早,在家没事,自己也闲不住,就想为我们做点事。”赵金玉花400多元买了全套专业修理东西,就开端给居民和社区修灯、换灯泡。有一次,85岁的居民王大娘家门口楼道灯不亮了,给白叟出行带来了极大不方便。赵金玉冒着大雪,踩着湿滑的路面,自费购买了声控灯泡,第一时刻赶到白叟家门口修好了楼道灯,康复了楼道的照明。
记者看到,赵金玉贴身带着这一张印着“老兵灯泡”字样的手刺,遇到有需求的居民,他就发一张。“要协助就打我电话。”多年来,赵金玉不管严寒酷暑、刮风下雨,坚持为茕居白叟等困难家庭修理电灯、替换楼道声控灯,他的辛劳,居民们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。“哪里有困难,哪里就有老赵的身影。”社区居民们说。
一年又一年,一载又一载,赵金玉成了众所周知的“全能赵”。现在虽已年近80,但他仍旧活泼在为社区服务的第一线。
为什么居民们都称他为“全能赵”呢?记者看到,赵金玉的手刺反面,印着一个“服务清单”,除了修理电灯外,给老相片创新上色、拍两寸相片、打印学习材料、录制编排视频,老赵的免费服务许多,并且一年365天不歇息,手机24小时不关机。
为了协助社区居民,赵金玉一向自学新知识和技术,还买了两台打印机,专门给社区里的孩子免费打印学习材料。为了帮居民修正老相片,赵金玉自学电脑知识和修图软件,每一张褪色的底片和裂缝斑斓的相片,在他的手中都能面目一新。社区居民高大爷和老伴儿成婚时,只要一张两寸是非成婚照。60多年后的今日,这张相片跟着时刻褪色、含糊,白叟就找到赵金玉想要修正一下相片。赵金玉克己了一个扩大翻拍器,用相机将白叟的相片扩大翻拍后,又用电脑修图软件将老相片上残损的图画从头勾勒出来,将相片修正一新。白叟看到修好的相片,特别快乐。
一次,一位白叟拿来一卷50年前的底片,想让赵金玉协助修正。本来,底片里有50年前白叟和其他5个发小在北运河滨游水时拍的宝贵印象。“6个孩子全身是泥站在河滨笑着,这是抹泥之交啊。现在,他们也都成了白叟。”赵金玉说。当白叟接过修好的相片时,眼中含着泪光,“这不仅仅相片,这是一段合浦还珠的回忆。”
作为一个“社区名人”,赵金玉有时候走出小区,本来几分钟的路,却要走半小时居民们看到赵金玉,就会拉着他谈天。“多聊,就能知道谁家有困难要协助。”赵金玉说。
不过,也不能总靠谈天打听事。两年前,社区成立了“掌上微愿望”自愿服务项目,还召集了十余位各有技术的自愿者,组成一支“巧匠帮帮团”,由赵金玉带领,组团为居民服务。“居民扫码填需求,社区工作人员在后台看到居民需求后,就会及时将相关信息推送给自愿者,自愿者再入户服务。”龙禧园第二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郭宣丽说。
22年如一日的贡献,让赵金玉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一盏“长明灯”。在他眼中,责任服务不是担负,而是一种充分的生活方式。他说:“看到灯亮了,看到相片恢复了,我们脸上的笑脸,便是我最大的收成。”(津云新闻修改孙畅)